第76章 遗嘱(二)(4 / 5)
系学生,所谓的“尊敬”就荡然无存了。那时候他作为朋友的观察日记大概是这样的——
顾晏被院长气到了;
顾晏好像又被院长气到了;
顾晏今天一整天脸都是绿哇哇的,而且毫无表情,应该是被院长气到了……
但是怎么说呢,顾晏那个人太闷了,情绪表达含蓄得九曲十八弯。
别人跟他相处时间太少,可能看不太出来。但是他作为死党,哪怕再闷,也能看出一二来——顾晏根本就不是真的气。而那两年大概是顾晏最有“活人气”的时候。
只有院长在学校的日子,顾晏才会显露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会有的情绪,其他时候他都太稳重太冷淡了。
别的很难说,但至少在他看来,虽然少了尊敬,但顾晏还是很喜欢那位燕院长的。
这并不令人意外,毕竟那位院长表现出来的性格确实很吸引一些人,看看他们法学院全院的受虐狂就知道了。不过他觉得顾晏对那位院长的好感比其他人更重一点,毕竟更亲近。
但第二年冬天的时候,顾晏的态度有了一点转折。
在乔的印象中,是当时的一场讲座还是什么,引起了法院学那帮学生对一些陈年旧案的兴趣,那阵子都在搞典型性的旧案。顾晏在那阵子里接触到了燕院长二十来岁时接的一桩案子。
那桩案子在当时还引起了一些争议,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个被告人有罪,而且是显而易见的有罪,但是燕院长却坚持为对方做了无罪辩护,而且赢了。
他的做法在当时掀起了不少波澜,很多人不能接受,骂声不断。但另一方面,那个案子也让他在这一行露了头角。
那桩旧案的分析报告顾晏写了很久,那个月的他比平日还要沉默寡言。最令乔在意的是,那个月末,燕院长办了一场生日酒会,顾晏作为直系学生自然是要参加的。
原本以为酒会结束顾晏的状态能好一点,结果也不知道酒会上他跟院长说了什么,回来后他就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分析报告废掉了,换了个旧案花了一周重新写了一份。
那之后,顾晏对燕院长的态度就有点儿变了。
其实并不是所谓的生气,而是一种刻意的冷淡?
那种状态持续了大概一个来月,又在某一天,或者某个他不知道的时间里再次变了味。
具体什么味儿,乔形容不来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