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文完(2 / 10)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    “参知政事大人对我说过,要揽此事,好生掂量。”
    御史中丞埋头写了一阵,攥着袖子扇干墨迹:“这有什么好掂量的?那两个人,莫非还信不过么?”
    “琰王与云将军自然信得过……可如今情形,琰王并无要继位的意思啊。”
    侍御史心底发急:“若是旁人继位——”
    “谁继位都一样。”御史中丞写完了最后一个字,“我问你,琰王与云将军交过来的,是威名赫赫的朔方军,还是整肃了的朝堂、扳正了的皇位?”
    侍御史答不上来,苦思半晌,茫然道:“这些不都是么?”
    “都不是。”
    御史中丞投了手中竹笔,将那一卷文书抄起来,起身道:“他们交回来的,是你我能放心高声说话、官员能放心做官任事,将士们放心打仗,百姓放心好好过日子的,原本早就该有的那个坦荡天下。”
    侍御史愕然立在原地,定定望着他,胸口起伏。
    他怔忡立得太久,久到眼底都隐隐蓄了水色,才打了个激灵,豁然回神。
    御史中丞推开窗子,叫雨后的清新晨风灌进屋内,不再耽搁,披衣快步出了御史台。
    禁宫。
    阴沉沉的文德殿内,繁重华美的锦帘仍严严掩着四面高窗。
    内侍噤声,大气不敢出地缩着脖子立在角落。殿中一片狼藉,地上尽是被摔得散乱的奏报上书,热茶翻在地上,漫开片片深浅水渍。
    从御史台将那一封襄王供词呈递政事堂,参知政事亲自用印,明具诸状昭告天下,文德殿内日复一日,便都成了这般光景。
    皇上坐在暗影里,这些天里,除了动辄暴怒绝望嘶吼,他就只这样一动不动颓然坐在龙椅之上。
    倘若倒回当初,若有人胆敢递上这样一封罪君谤上的文书,甚至不必皇上亲自交代,就会有人来料理这些胆大包天的逆臣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可到了今日,遍观朝野,他竟已连将这一封文书驳回的倚仗也没有了。
    六年前,他机关算尽,借襄王之势尽除了心腹之患。
    先帝重病,由他临朝监国,一步一步走至今日,原以为已将一切都握在手里,只等慢慢收拢。却不想无非是回来了一个人、醒来了一个人,便能将他苦心筹谋的朝局翻得干干净净。
    萧朔与云琅出兵时,他还存着一丝念头,倘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    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